欢迎光临
|
|
2025年5月23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71253719 位 访客。现在共有 698 在线 |
总流量为: 75856755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佑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 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以防止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对西夏作战的形势。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 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主张“绝求正所以经世务”,设置专局,使子与门人纂修各经新义,以为诵习的定本。《诗》、《书》、《周官》三经新义最为重要,《周官新义》尤能阐发新政理论。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画·金陵怀古》颇有名。所著《字说》、《钟山目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官新义》残卷、《老子注》若干条。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贯休 |
|
|
|
下营依遁甲, 分帅把河隍。 地使人心恶, 风吹旗焰荒。 搜山得探卒, 放火猎黄羊。 唯有南飞雁, 声声断客肠。
归去是何年, 山连逻逤川。 苍黄曾战地, 空阔养雕天。 旗插蒸沙堡, 枪担卓槊泉。 萧条寒日落, 号令彻穷边。
虏寇日相持, 如龙马不肥。 突围金甲破, 趁贼铁枪飞。 汉月堂堂上, 胡云惨惨微。 黄河冰已合, 犹未送征衣。
南北惟堪恨, 东西实可嗟。 常飞侵夏雪, 何处有人家。 风刮阴山薄, 河推大岸斜。 只应寒夜梦, 时见故园花。
不是将军勇, 胡兵岂易当。 雨曾淋火阵, 箭又中金疮。 铁岭全无土, 豺群亦有狼。 因思无战日, 天子是陶唐。
榆叶飘萧尽, 关防烽寨重。 寒来知马疾, 战后觉人凶。 烧逐飞蓬死, 沙生毒雾浓。 谁能奏明主, 功业已堪封。
万战千征地, 苍茫古塞门。 阴兵为客祟, 恶酒发刀痕。 风落昆仑石, 河崩苜蓿根。 将军更移帐, 日日近西蕃。
|
|
|
|
|
|
|
|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
唐五代 孟浩然 |
|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
|
|
【注释】
暝:昏暗。 猿愁:指猿猴的哀啼。 海西头:扬州近海,故曰海西头。 建德:县名。今属浙江,居桐江上游。 维扬:即扬州。 “风鸣”句:指两岸树叶被风吹动发出响声。 桐庐山:即桐江,流经浙江省桐庐县。
|
| 【评析】 | 这是旅中寄友诗。全诗写江上景色和旅途悲愁,表现他乡虽好终不及故土之意,流露出奔波不定、颇不得志之情。“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二句却是随手拈来,清新诱人,江上夜色,如置眼前。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以景生情,情随景至,景情交融,景切情深,撩人情思。
写宿桐庐江的夜间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乡思寄给朋友。 | | 【白话译文】 | 暮色中,深山猿啼引起了游子的客愁,夜色里沧江水腾涌奔流。风吹动两岸树叶簌簌响,月照着江边停泊的孤舟。建德原不是家乡故土,忆起了旧交远在扬州。可以相赠的惟有这两行清泪,请江水把我的思念带到远方扬州。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