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
|
|
| 2025年11月15日,Sat |
你是本站 第 76641029 位 访客。现在共有 876 在线 |
| 总流量为: 82782547 页 |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绍兴二十八年(1158)曾为建安县令。隆兴间,官至吏部尚书。乾道九年(1173)为礼部尚书出使金国。淳熙初,曾前后二次出守婺州,一次出守建宁。后晋封颍川郡公,而归老于信州南涧,因自号南涧翁。平生交游甚广,与陆游、朱熹、辛弃疾、陈亮等当代胜流和爱国志士相善,多有诗词唱和。其子韩□(1159~1224),字仲止,号涧泉,也有文名于当世,成就稍逊于其父。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
韩元吉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物,黄□称其"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体文格,均有欧、苏之遗,不在南宋诸人下"。他不喜"纤艳"的诗和杂以"鄙俚"的歌词。曾将自己所作歌词"未免于俗者取而焚之"(《焦尾集序》),自编词集1卷,题为《焦尾集》。现存词80首。其词往往流露出"神州陆沉之慨"(黄蓼园《蓼园诗话》)。他很眷恋北方,曾在词中写道:"梦绕神州归路"(〔水调歌头〕《寄陆务观》);"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水调歌头〕《雨花台》)。他不忘北伐抗金,多次写到"鸡鸣起舞"和"勒功燕然";也常有英雄迟暮,功业无成的感叹。其词风雄浑、豪放,与辛弃疾很接近。陆游称赞他的作品"落笔天成,不事雕镌。如先秦书,气充力全"(《祭韩无咎尚书文》)。亦有婉丽之作,如〔六州歌头〕"东风著意"等。
韩元吉所撰《南涧甲乙稿》70卷,已佚,今传本是清人从《永乐大典》辑录而成。有文15卷,诗赋6卷,词1卷。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丛书集成》本。又《□村丛书》收有《南涧诗余》1卷。
|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吕岩 |
|
|
|
二八佳人体似酥, 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 暗里教君骨髓枯。
|
|
|
|
|
|
|
|
|
|
杂诗 |
| 唐五代 唐无名氏 |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
|
|
|
|
| |
| 【评论】 | | baixue (7/28/2013 11:15:41 PM, IP:222.x.x.83) | |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什么意思啊 |
|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