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5月23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71244344 位 访客。现在共有 654 在线 |
总流量为: 75833513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文征明(1471-1559),初名璧,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江苏吴县人。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齐名,称「吴中四子」。曾任翰林院待诏。诗文书画皆工,尤以书画名重一时,性情介洁,随者甚多,形成「吴门派」。诗词亦有特色,《四库全书》称其「雅润之中,不失法度」。着有《莆田集》。
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年也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以不合时好而未被录取。54岁时由贡生被荐为翰林待诏。居官四年辞归。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力避与权贵交往,专力于诗文书画艺术30余年。享年90岁,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晚年声望极高。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山水画题材大多描写江南景物,而山水中人物形象与风度,完全摹仿赵孟(斧)。人物画师李公麟,远承古代传统,笔法工细流畅。文征明到晚年具有粗细两种风格,愈晚愈工。
文征明一生穷究画理,用力实践,声誉卓著,与乃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长达50年之久。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一家后代和弟子中出成就者很多,如儿子文彭、文嘉、侄子文伯仁均是名 画家,弟子中出名的钱谷、陆师道、陆治、陈道复、居节、朱朗等,人材济济,形成一个绘画流派——“吴门画派”,影响深远,一直延续到清代画坛。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南宋.姜夔 |
|
|
|
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 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 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栏怀古, 残柳参差舞。
|
|
|
|
|
|
|
|
|
西施咏 |
唐五代 王维 |
|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
|
|
【注释】
西施:相传为春秋时越国美女,后为越王勾践所得,送与吴王夫差,颇受宠爱,致使夫差迷惑乱政,终为勾践所灭。 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东南,传说西施曾在此浣纱。 傅:同敷、擦。 著:穿。 罗衣:用丝绸织的衣服。 浣:洗涤。 伴:女伴。 持谢:奉劝的意思。 子:女子,指东施。 效:仿效。颦:皱眉头。 贱日:微贱的时候。 岂殊众:哪里与众不同。 贵来:显贵的时候。 方悟稀:方才觉得少有。 益:愈加。 怜:爱怜。 无是非:什么都好,无是非可言。
|
| 【评析】 | 这是一首借咏西施而别有寓意的诗。诗的首四句写西施有艳丽的姿色,终不能长久贫贱。次六句写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宠爱,就身价百倍。末四句写姿色太差者,想效颦西施是不自量力。“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写出了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历来咏西施的诗篇不胜枚举,而王维这首诗可谓独出心裁,别有新意。诗借写西施而写世态炎凉,语虽浅显,寓意深刻。
以咏西施为题,比喻一个人纵然有才也还需要机遇,也反映出世态的炎凉。结尾两句,可以解作姿色是天生的,并没有用,有什么必要效颦? | | 【白话译文】 | 天下人都重视美色,貌若天仙的西施岂能长久的贫贱?早晨还在越溪边浣纱,夜晚就选入吴宫成了宠妃。贫贱时她与一般浣纱女没有什么区别,尊贵后才明白自己是稀世的奇珍。梳妆施粉有婢女服侍,穿衣起居也用不着自己动手。君王的宠爱更使她骄态万分,君王爱怜她哪还管什么是非!当年同她一道浣纱的同伴,没有谁能和她同车共荣。奉劝邻家的女子,不必枉费心机去效颦邀宠。 |
|
【评论】 | yhwang (3/9/2009 7:04:07 AM, IP:118.x.x.58) | 这首诗看似平平,没想到有这么深的含义啊! |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