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5年7月10日,Thu
 你是本站
第 72938671 位
 访客。现在共有 319 在线
 总流量为: 77987248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李觏(1009--1059) 北宋思想家。字泰伯,学者称盱江先生。南城(今属江西 )人。曾任太学助教,升直讲。反对道学家不许谈“利”、“欲”的虚伪道德观念。认为“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肯定了人的物质生活要求。又说:“耕不免饥,土非其有也。”提出“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的主张。著作有《直讲李先生文集》(《盱江文集》)。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耽章
摧残枯木倚寒林,
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
郢人何事苦搜寻。


 友情连接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二十四诗品

唐五代• 司空图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注释】
大风掀起狂浪,树木也被摧折。在这痛苦得要死的时候,邀来伴我的人偏偏不来。百年光阴如流水一样地逝去,一切繁华富贵,而今又安在!世道一天天地崩溃,这使得有雄才大略的人也束手无策。壮士拔剑,仰天长叹,悲从中来!这悲愤好似秋风凋木叶,漏雨滴苍苔。
【解说】:
司空图认为,有些诗,表现了悲壮的、慷慨激昂的感情,具有一种《悲慨》的情调,所以把“悲慨”列为一品。
在这一品中,作者着力描绘了“悲慨”的意境,但对“悲慨”的风格特色未作明确的说明。
这一品,从作者对慷慨的意境刻划来看,倒有些值得人们注意的地方。我们看,开头四句,为了表现“意苦若死”,便烘云托月地写道,“大风卷水,林木为摧”,这就烘托出“意苦”的气氛。结尾四句,为了表现壮士的“浩然弥哀”,便说,“萧萧落叶,漏雨苍苔”,这就使情寓于景,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借景烘托、寓情于景,这都是值得学习的表现手法。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感叹时光易逝,而又无可奈何的消极思想。这一品,可以和“旷达”一品联系起来看。
这一品,如果把它与司空图的生平联系起来看,可以说,这是司空图后半生的悲伤与愤慨的真情实录。司空图迫于形势,逃进王官谷,是为了无惭于“报国” -- 他表面是隐士,实际是“报国”之士,所以他口喊达旷,实际
心里很苦闷。他的死就是他的苦闷到无法解脱的极端表现。
 
【评论】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5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