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5月23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71261025 位 访客。现在共有 757 在线 |
总流量为: 75873652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杨凭,字虚受,弘农人,与弟凝、凌皆工文辞。大历中,踵擢进士第,时称三杨。凭重交游,尚气节,与穆质、许孟容、李鄘相友善,号杨穆许李。历事节度府,召为监察御史,累拜京兆尹。与李夷简素有隙,因擿发他罪,欲抵以死,宪宗以凭治京兆有绩,但贬临贺尉。俄徙杭州长史,以太子詹事卒。诗一卷。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权德舆 |
|
|
|
西笑意如何, 知随贡举科。 吟诗向月露, 驱马出烟萝。 晚色平芜远, 秋声候雁多。 自怜归未得, 相送一劳歌。
|
|
|
|
|
|
|
|
|
李凭箜篌引 |
唐五代 李贺 |
|
吴丝蜀桐张高秋,[1]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2]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
|
【注释】
[1]“丝桐”即指箜篌。“张”,弦乐器紧起弦子来准备弹奏叫“张”。“高秋”,就是暮秋,指阴历九月。 [2]江娥:一作湘娥。“中国”,国的中央。和下文的“十二门”、“动紫皇”等语相贯。 [3]“逗”,引。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