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8月30日,Sat |
你是本站 第 74242257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062 在线 |
总流量为: 79535472 页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现当代.徐志摩 |
|
|
|
一 “女郎, 单身的女郎, 你为什么留恋 这黄昏的海边?—— 女郎, 回家吧, 女郎!” “啊不;回家我不回, 我爱这晚风吹: ”—— 在沙滩上, 在暮霭里, 有一个散发的女郎—— 徘徊, 徘徊。
二 “女郎, 散发的女郎, 你为什么彷徨 在这冷清的海上? 女郎, 回家吧, 女郎!” “啊不;你听我唱歌, 大海, 我唱, 你来和: ”—— 在星光下, 在凉风里, 轻荡着少女的清音—— 高吟, 低哦。
三 “女郎, 胆大的女郎! 那天边扯起了黑幕, 这顷刻间有恶风波—— 女郎, 回家吧, 女郎!” “啊不;你看我凌空舞, 学一个海鸥没海波: ”—— 在夜色里, 在沙滩上, 急旋着一个苗条的身影—— 婆娑, 婆娑。
四 “听呀, 那大海的震怒, 女郎回家吧, 女郎! 看呀, 那猛兽似的海波, 女郎, 回家吧, 女郎!” “啊不;海波他不来吞我, 我爱这大海的颠簸!” 在潮声里, 在波光里, 啊, 一个慌张的少女在海沫里, 蹉跎, 蹉跎。
五 “女郎, 在哪里, 女郎? 在哪里, 你嘹亮的歌声? 在哪里, 你窈窕的身影? 在哪里, 啊, 勇敢的女郎?” 黑夜吞没了星辉, 这海边再没有光芒; 海潮吞没了沙滩, 沙滩上再不见女郎, —— 再不见女郎! |
|
|
|
|
|
|
|
|
月夜忆舍弟 |
唐五代 杜甫 |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
|
【注释】
戍鼓:戍楼的更鼓。 行:交通。 秋边:秋天的边地。 达:到。 况乃:何况是。 休兵:指战火停息。 露:霜露。 “露从”句:这天或许是白露节。 分散:离散各方。 无家:失去家园。
|
| 【评析】 | 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这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历经国难家忧,骨肉离散,天涯忆弟,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句,语峻体健,意亦深稳,可见造句的神奇矫健,遂成千古名句。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们因离乱也久已没有得到他们的音讯,连想要写卦信去都没办法,怀念之情一层一层递进。 | | 【白话译文】 | 戍楼更鼓敲响,路上行人断绝,边塞的秋风里传来孤雁悲鸣。白露从今夜开始凝结,月儿在故乡最是明亮。虽有弟兄却都分散东西,家园已失何处探问死生。寄信传书长久不能到达,更何况漫天烽火、遍地刀兵!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