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1年4月19日,Mon |
你是本站 第 33645477 位 访客。现在共有 318 在线 |
总流量为: 37358279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赵师秀(?~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安。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作家。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所编《二妙集》选姚诗121首、贾诗 81首。绝大部分是五言诗。又编《众妙集》,从沈□期起,共76家,排除杜甫,而选刘长卿诗却多达23首,编选宗旨与《二妙集》相似,大约是对《二妙集》的补充。作诗尚白描,反对江西派的"资书以为诗"。然而他自己在写诗实践中,对姚、贾诗及与姚、贾风格近似的诗,往往或袭其命意、或套用其句法。如姚合《送宗慎言》"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赵诗《薛氏瓜庐》则有"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即是一例(《诗人玉屑》卷十九引黄□语)。他比较擅长五律,中间两联描写景物,偶有警句,如《桐柏观》中的"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之类。然而通体完整者不多。自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末如之何矣!"(刘克庄《野谷集序》引)可见枯窘之状。七绝《约客》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明净自然,被不少选本选录。有《赵师秀集》2卷,别本《天乐堂集》1卷,已佚。其《清苑斋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宋.胡仲弓 |
|
|
|
浮图山尽处, 八表浩无涯。 脚踏雷轰石, 眼生阳艳花。 天围连海岱, 云气杂烟霞。 如此真孤绝, 学仙能几家。
|
|
|
|
|
|
|
|
|
登高 |
唐五代 杜甫 |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
|
|
【注释】
渚:水中的小洲。 回:回旋。 潦倒:困顿,衰颓。 新停:指当时杜甫因患病而停酒。 落木:落叶。 萧萧:风吹树叶飘落的声音。 悲秋:因秋生悲意。 百年:人的一生,此指年老。
|
| 【评析】 |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这是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全诗八句四对,对偶精巧,用韵讲究。其中颔联字字珠玑,已成为千古佳句。 | | 【白话译文】 | 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悲哀;白沙点缀着江洲,飞鸟在水上旋回。一望无边的树叶萧萧飘落,波涛不息的长江滚滚奔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长年漂泊他乡,秋来更添愁绪;年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艰苦备尝,双鬓早被繁霜覆盖;穷途潦倒,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