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3年12月10日,Sun
 你是本站
第 56451643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91 在线
 总流量为: 60705044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新中阳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在这期间,郭沫若写了许多迎合时代的文字,因此受到后人诟病,理论专著《李白与杜甫》一书更是令人齿冷。因此郭沫若其人在中国文化界成为人格方面的反面例证。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薛涛
阑边不见蘘蘘叶,
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
晓霞初叠赤城宫。

 友情连接
绝妙好词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纳兰性德

朝代:
作 者 介 绍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作  品
 
临江仙.寒柳(飞絮飞花何处是)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卜算子(娇软不胜垂)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柳枝词(池上闲房碧树围) 河传(春浅,红怨)
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清平乐(泠泠彻夜)
清平乐(风鬟雨鬓) 满庭芳(堠雪翻鸦)
点绛唇(别样幽芬) 点绛唇(小院新凉)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菩萨蛮(一半残阳下小楼) 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菩萨蛮(春花春月年年客)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距)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记征人语(边月无端照别离)
酒泉子(谢却荼蘼) 采桑子(严宵拥絮频惊起)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栏立)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采桑子(非关僻爱轻模样) 金缕曲(德也狂生耳)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鹧鸪天(别绪如丝睡不成) 鹧鸪天(背立盈盈故作羞)
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3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