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4月4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69547205 位 访客。现在共有 234 在线 |
总流量为: 74031398 页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白居易 |
|
|
|
日暮天地冷, 雨霁山河清。 长风从西来, 草木凝秋声。 已感岁倏忽, 复伤物凋零。 孰能不憯凄, 天时牵人情。 借问空门子, 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 不教烦恼生。
|
|
|
|
|
|
|
|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唐五代 孟浩然 |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
|
|
【注释】
散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散发以示休闲自在。 轩:指窗。 卧闲敞:清闲自在地躺在宽敞的地方。 山光:山上的阳光。 池月:池中的月色。 恨:遗憾。 知音: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曲意,伯牙称其为知音。此指辛大。 清响:指微细的声响。 感此:对此有感。 终宵:整夜。
|
| 【评析】 |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为纳凉消暑之佳句。“恨无知音赏”,于平淡中寓不平。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这首诗充满怀念故人的情绪,写出闲适自得的情趣,表达出无知音的感慨。文字行如流水,层递自然,极富韵味。 | | 【白话译文】 | 山后的夕阳不知不觉中忽然西落,池塘上的月亮渐渐升起在东方。我披散着头发,在这幽静的傍晚尽享清凉;推开窗户,悠闲地躺在宽敞幽静的地方。微风送来荷花清香,竹叶上的露水滴在水池中,发出清脆的声响。想要取琴来弹奏,可惜又没有知音来欣赏。感叹呵,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想起我的老友,从夜晚到天明,我都在梦中把他思念。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