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5年4月5日,Sat
 你是本站
第 69568859 位
 访客。现在共有 62 在线
 总流量为: 74062592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强至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韩愈
辛夷高花最先开,
青天露坐始此回。
已呼孺人戛鸣瑟,
更遣稚子传清杯。
选壮军兴不为用,
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
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
川波岸柳春全回。
宫门一锁不复启,
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
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
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
王师北讨何当回。
放车载草农事济,
战马苦饥谁念哉。
蔡州纳节旧将死,
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
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
笑言溢口何欢咍。
孔丞别我适临汝,
风骨峭峻遗尘埃。
音容不接只隔夜,
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
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
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
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
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
谁肯留恋少环回。

 友情连接
绝妙好词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早发白帝城

唐五代•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本诗又名:《下江陵》。
【简析】: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途中遇赦,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时所作。诗人马上就要回到江陵,美丽的沿途景色,愉快的心情,使全诗显得分外和谐、美妙、轻松!
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东的白帝山上。干元二年,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的时候遇赦获释,于是回舟东下,经三峡返江陵。这首诗就是作于遇赦东归途中,表现了兴奋轻松并且归心似箭的情感意绪。
  从这首诗的艺术结构看,正如王琦所说“未必不少加惨淡经营”,但从情感表达特点看,则无疑可以视为王安石称李白诗“词语迅快”的最突出代表。诗写三峡行舟的经历,全然是一种近乎奇幻的飞驰前进的速度感。前两句由“朝辞白帝”的起点到“千里江陵”的终点,已概括了整个行程,且以“白帝”与“江陵”、“千里”与“一日”的时空对照,表明其间的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后两句则进而动态地表现具体行程中的速度感受,本来,三峡沿途,风光无限,诗人却仅仅得到两岸山中猿声不绝于耳的听觉感受,沿江景物一闪而过,难以留下视觉形象,可见行舟之快,无数猿啼连成一片、恍若一声,尤感其速,而在这一声连续不绝的猿啼声的短暂时间中竟然完成“已过万重山”的大幅度位移,则其速度之快更是可想而知了。这种以听觉为中心的速度把握方式,具有主观想象的奇幻色彩,而表现于想象之中的意象本身即具有美的质素,因此,李白这首诗不仅是舟行经历的纪实,而且表达了对轻快速度的感受与愉悦,更显示了人类对“快”的感受的普遍的心理追求。从心理学角度看,“快”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与愉悦,这是“快”与“乐”紧密相联的基础,也是李白此诗之所以达到“惊风雨而泣鬼神”的艺术效果的最根本原因。
 
【评论】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5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