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7月5日,Sat |
你是本站 第 72790585 位 访客。现在共有 364 在线 |
总流量为: 77818026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白居易 |
|
|
|
眼渐昏昏耳渐聋, 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 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 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 别是人间清净翁。
|
|
|
|
|
|
|
|
|
送友人 |
唐五代 李白 |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
|
【注释】
郭:外城。古代城分内外。 白水:清澈的河水。 萧萧:马鸣声。 班马:离别之马。班,离别。隐喻马有离群之感。 一为别:一旦作别。 蓬:蓬草,枯后随风飞飘,此喻友人。 意:情意。 故人:友人。 自兹去:从此分别
|
| 【评析】 |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诗人将我国羁旅离别诗所用的传统词汇,如“浮云”、“落日”、“游子”、“孤蓬”、“班马”集中于一首诗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尾联更进一层,写出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烘托出缱绻情谊。真是鬼斧神工。诗写得情景交融,新颖别致;色彩鲜艳,语言流畅,情意婉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有一番风味。
这首五律,描述送别情景,历历如在目前,语言流畅,好像毫不受格律的束缚。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却略无哀怨忧伤情调,而是以乐观的精神与生动的意象构织出一幅鲜丽的送别图画。首联以“青山”、“白水”点明送别地点,同时渲染出诗情画意的氛围。颔联直写离别,且以流水对法一气舒展,落笔如行云流水,亦喻示象征友人旅程的“孤蓬万里”略无阻滞。颈联分写双方,浮云喻友人行踪不定,落日表自身依恋之情。尾联具体勾勒别时景象,挥手之间,生动逼真,而化用《诗经·车攻》“萧萧马鸣”更著一“班”字,尤见无限深情。班马,指离群之马,以此收束,更增离别之后的孤独之感。 | | 【白话译文】 | 一带青山横卧北城之外,悠悠白水萦绕东城。今朝此地一别之后,你就如同孤零的蓬草飘转万里。不定的浮云悠悠,寄托着游子的惆怅;衔山的落日依依,就象你我惜别的深情。自此挥手告别,渐行渐远。马儿也象不愿分别般萧萧长鸣。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