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4月4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69547165 位 访客。现在共有 222 在线 |
总流量为: 74030583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南宋末年,元兵南侵,他在家乡招募义军勤王,英勇奋发,抗战到底。被俘后,不屈而死,大义凛然。其词今传《文山乐府》。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宋.胡仲弓 |
|
|
|
绿绕西畴小作劳, 溪村寒入旧绨袍。 五穷政坐没梁斗, 百舌不如无口匏。 获稻条桑豳雅颂, 纫兰餐菊楚离骚。 客来更话唐虞上, 盍且卑之毋甚高。
|
|
|
|
|
|
|
|
|
宿府 |
唐五代 杜甫 |
|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
|
|
【注释】
幕府:将帅的府署。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江城:指成都。 伶俜:孤单。 十年:安史之乱至此时恰为十年。一枝安: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喻指自己暂时在幕府中安身。 永夜:整晚。 角:军中号角。 风尘:指漂泊不定的生涯。 荏苒:时光渐逝。
|
| 【评析】 | 这首诗是诗人作客,抒写旅愁之作,借独宿所见之景,抒发飘零孤独之感、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尾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安身。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此诗章法谨严,八句皆对,既严整从容,复带错综变化。
写这首诗时诗人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很受拘束,又受到僚属间的猜忌,感到很不顺心。诗中表达的就是这种情绪。不久,就回到他的草堂去了。 | | 【白话译文】 | 清秋的幕府梧桐已生寒意,独对着深宵残烛旅宿江城。长夜里断续的角声,仿佛在悲凉自叹;照彻中庭的皎月,有谁来欣赏呢?时光流逝,战乱中断绝了亲朋的音讯;关山荒冷,旅途上跋涉着艰苦的行人。十年来已饱尝流离境况,暂求得一地栖息,勉强安身。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