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
|
|
| 2025年11月12日,Wed |
你是本站 第 76506917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986 在线 |
| 总流量为: 82642817 页 |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第。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牛峤 |
|
|
|
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 半滩风。 越王宫殿, 萍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 千片雪, 雨蒙蒙。
|
|
|
|
|
|
|
|
|
|
宿府 |
| 唐五代 杜甫 |
|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
|
|
【注释】
幕府:将帅的府署。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江城:指成都。 伶俜:孤单。 十年:安史之乱至此时恰为十年。一枝安: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喻指自己暂时在幕府中安身。 永夜:整晚。 角:军中号角。 风尘:指漂泊不定的生涯。 荏苒:时光渐逝。
|
| | | 【评析】 | 这首诗是诗人作客,抒写旅愁之作,借独宿所见之景,抒发飘零孤独之感、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尾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安身。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此诗章法谨严,八句皆对,既严整从容,复带错综变化。
写这首诗时诗人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很受拘束,又受到僚属间的猜忌,感到很不顺心。诗中表达的就是这种情绪。不久,就回到他的草堂去了。 | | | | 【白话译文】 | 清秋的幕府梧桐已生寒意,独对着深宵残烛旅宿江城。长夜里断续的角声,仿佛在悲凉自叹;照彻中庭的皎月,有谁来欣赏呢?时光流逝,战乱中断绝了亲朋的音讯;关山荒冷,旅途上跋涉着艰苦的行人。十年来已饱尝流离境况,暂求得一地栖息,勉强安身。 |
| |
| 【评论】 |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