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五代• 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指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
圣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英灵: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代指綦毋潜。
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即以“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同心:指知己。
违:分离。
行当:将要。
桂棹:桂木做的船浆,借指船。
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京洛:洛阳。
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武帝曾令学士在此等待召见,以备顾问。
远:指未得中第而不能在朝廷得官,待诏帝侧。
带:映带、笼罩。
当:面对着。“远树”两句设想綦毋潜归途的景色。
适:偶然。“吾谋”句指文章未被主考采用。
 
【评析】
这是一首劝慰友人落第的诗。诗首写应试,次写落第,再写送别,最后劝勉,层次分明。落第还乡,心情自然懊丧。作为挚友,多方给予慰藉,使其觉得知音有人。全诗着意在这个主旨上加以渲染,有叙事,有写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励。写景清新,抒情细腻,感慨由衷,勉励挚诚,读来令人振奋。

诗中既颂扬“英灵尽来归”,又为“吾谋适不用”而深深叹息,看来很矛盾,却正是诗人的巧妙之处,对前者是嘲讽,对友人是劝慰。
 
【白话译文】
清明盛世还能有什么隐者,杰出人才都在为国家效力。那些幽居山林的世外高人,都抛弃清贫走出寂寞。你来京赴试虽未曾及第高中,谁又能怀疑我们的抱负不对!你启程赶考时,江淮正值寒食佳节,现在东京洛阳,家家户户都赶着缝制春衣。在长安郊外,我置酒为你饯行,感叹知心的朋友就要踏上归家的路程。浮舟江海,没有几天你就要叩开自家柴门。你将越走越远,消隐在远方的山林,落日的余晖斜照着这孤零零的古城。我们的文章一时没有得到赏识采用,请千万别以为人世间缺少你的知音。
 
【评论】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