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5年8月31日,Sun
 你是本站
第 74272719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720 在线
 总流量为: 79577809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弓嗣初,登咸亨二年进士第一人。诗二首。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杜甫
贾生恸哭后,
寥落无其人。
安知蔡夫子,
高义迈等伦。
献书谒皇帝,
志已清风尘。
流涕洒丹极,
万乘为酸辛。
天地则创痍,
朝廷当正臣。
异才复间出,
周道日惟新。
使蜀见知己,
别颜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
扶榇归咸秦。
巴道此相逢,
会我病江滨。
忆念凤翔都,
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
但愿子意陈。
稍令社稷安,
自契鱼水亲。
我虽消渴甚,
敢忘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
复睹耕桑民。
积水驾三峡,
浮龙倚长津。
扬舲洪涛间,
仗子济物身。
鞍马下秦塞,
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
兵久食恐贫。
穷谷无粟帛,
使者来相因。
若凭南辕吏,
书札到天垠。

 友情连接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朱熹

朝代:南宋
作 者 介 绍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紫阳等。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对经、史、文学、乐律等有较大贡献。有《晦庵词》。

朱熹出身于一个衰落下来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好学深思,曾受学于理学家李侗,为二程的四传弟子。十八岁中举,次年登进士第,历任各种官职达二十余次,主张抗金。但由于时运衰乱。,奸佞当道,故终生在政治上难遂其志。朱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他凝毕生心血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于《四书》、《五经》用力最勤,集后期儒学之大成,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了一个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官方哲学的正宗,甚至在日本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等和后人编纂的《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朱熹从二程那里继承了“理”,作为自己哲学的最高范畴,同时又吸收了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气”的思想资料,通过对理和理气关系的阐发,建立了自己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理”又称“太极”、“天理”,是朱熹哲学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的根据,它本身是一个超时空、超动静、唯一的、绝对的存在。朱熹又认为,理派生万物离不开“气”这个中间环节,宇宙之内有理也有气,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由于有了“气”这个范畴,使得朱熹的哲学包含了一些合理因素,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如果穷究理与气即精神与物质的先后本末,他便明确地肯定“理在先、气在后”(《朱文公文集》,下同),“以本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太极生阴阳、理生气”,并形象地把理与气比喻为人骑马的关系,“理终为主”,理是主宰者和决定者。

同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一样,朱熹的学说也是以改善政治,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为最终目的的。他主张通过强化纲常礼教、注重伦理道德修养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提出了“明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所谓“天理”即指“三纲五常”,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他把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为其永恒性找到了宇宙论方面的根据,又把天理说成是“心之本然”、“未有不善者”,从而又为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找到了人性论方面的根据。所谓“人欲”即指一切违背三纲五常的动机与行为,朱熹说,人欲是“恶底心”,是人心为“嗜欲所迷”而出现的毛病,它是万恶的渊源,必须坚决地予以抵制和铲除。“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关系,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作  品
 
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
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5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