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4月3日,Thu |
你是本站 第 69530610 位 访客。现在共有 309 在线 |
总流量为: 74009247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道潜 宋诗僧。原姓何,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初名昙潜,苏轼守杭州时,爱 其诗,为更名道潜,使居智果精舍。后号参寥子。轼南贬,道潜牵连得罪,责令还俗。建中靖国初,诏复祝发。崇宁中,赐号妙总大师。有《参寥子诗集》。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皎然 |
|
|
|
越人遗我剡溪茗, 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 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 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 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 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 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
|
|
|
|
|
|
|
作 者 介 绍 |
|
谭峭,字景升,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学者。泉州人。幼而聪慧,博闻强记。父谭洙为国子司业,希望谭峭熟读儒经,将来中进士。而谭峭爱好黄老诸子及列仙传记,立志修道学仙。后辞父出游终南山,父以终南山近京都,许之。而谭峭出去后,从终南山,到太白山、太行山、王屋山、嵩山、华山、泰山,越走越远,不再回家。其父驰书责之,乃复信曰:“茅君昔为人子,亦辞父学仙,今峭慕之,冀其有益。”父知其求道心坚,亦无可奈何;而心常念之,每遣家童寻访,并寄以衣物钱帛。峭一无所留,衣物赠与贫家,钱帛置于酒肆。师事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寒暑无侵,夏日穿皮衣,冬日着单衫,或整日卧于霜雪之中,人以为已死,视之,呼吸如故。后居南岳,炼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并能隐形变化,乃入青城山不复出。著有《化书》六卷,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