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3年3月25日,Sat |
你是本站 第 52073740 位 访客。现在共有 97 在线 |
总流量为: 56219818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复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奁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
|
|
|
|
|
|
作 者 介 绍 |
|
亚栖,唐昭宗时代僧人。《宣和书谱》中说他:“喜作字,得张颠笔意,昭宗光化中对殿庭草书,两赐紫袍,一时为之荣。”他自己曾有《对御书后》一绝云:“通禅笔法得玄门,亲入长安谒至尊。莫怪出来多意气,草书曾悦圣明君。”明李日华《六研斋二笔》赞其书云:“亚栖书开元寺壁,笔势浓郁,古帖有之,亦是晚唐奇迹。”当代刘泾《书话》曰:“以怀素比玉,光比珠,高闲比金,贯休比琉璃,亚栖比水晶。”亚栖不仅善书,也喜论书,新传《论书》一则曰: 凡书通即变。王变白云体,欧变右军体,柳变欧阳体,永禅师,褚遂良,颜真卿,李邕、虞世南等,并得书中法,后皆自变其体,以传后世,俱得重名。若执法不变,纵能有入石三分,亦被号为书奴,终非自立之体。是为书家之大要。 亚栖强调了书法创作中的推陈出新、通变的观念,认为变是书家成功的关键,古往今来的大书家无一不变,若执法不变,终不免书奴之迹。这种对于创新的重视反映了禅家不立宗派、呵佛骂祖的精神,它与禅宗“打破佛像,本心即佛”的思想何其相似乃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