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4月3日,Thu |
你是本站 第 69530329 位 访客。现在共有 311 在线 |
总流量为: 74006017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黄任字莘田,号十砚老人,以字行。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举于乡,后屡试进士不第。曾任广东四会县令兼署高要县事。高要系古端州地,所辖之端溪三洞,正是著名的砚石产地。黄任工诗善书,尤有砚癖,于是在任上节衣缩食,将余俸购买砚石,得良砚百余台。黄任后为小人所妒,被奏革职。罢官归里时,他选择质地最好者交付良工精制,最后选取十方最佳者,视为至宝。在他的福州住宅南后街光禄坊早题巷的香草斋中修建十砚轩收藏这些砚石,并自号十砚老人。 黄任既爱砚,白日坐卧轩中,摩娑抚玩;晚上又让他的小妾把这些名砚抱到床上,与他同床而眠,说这样可得阴气,使之更加润滑。他还为这十方砚石取了美无度、古砚轩、十二星、天然、生春红、著述、风月、写裙、青花、蕉石等名字。黄任晚年贫病交加,年八十三时病故。黄任既殁,砚旋散失。其后风月、写裙二砚曾为黄任后人觅得,生春红后为林白水所得。白水被害后归李律阁,其余七方则不知下落。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宋.胡仲弓 |
|
|
|
乍过黄梅雨, 湖边特色饶。 水深宜鸟浴, 藻密碍鱼跳。 露重荷倾盖, 风高柳折腰。 道人勤借问, 此地好渔樵。
|
|
|
|
|
|
|
|
作 者 介 绍 |
|
王融(467─493),字元长。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南朝齐大臣。王俭从侄。少年聪慧,博涉有文才,累迁太子舍人。齐武帝时,王融曾上书求自试,后迁至秘书丞,官至中书郎。永明九年(公元491年),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并命各人赋诗,时王融作〈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誉。又因融有才辩,使其兼任主客郎,接待北魏使者。但融自恃有才华,希望可在三十岁内成为公辅。时竟陵王萧子良于东府募人,举融为宁朔将军、军主。融与子良相友善,为「竟陵八友」之一。武帝病危,融欲矫诏拥立子良即位,事未成。后郁林王即位,下狱赐死王融,时年二十七岁。王融存有集十卷,已散佚。其文今存五十多篇,颇多陈述政见之作。王融文辞捷迅,援笔可待。精通声律,与沈约、谢眺等一起创造了一种讲究声韵和格律的新体诗,为「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