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4年3月29日,Fri
 你是本站
第 58845528 位
 访客。现在共有 2471 在线
 总流量为: 63111089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徐希仁,与卢仝同时。诗一首。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于濆
会稽山上云,
化作越溪人。
枉破吴王国,
徒为西子身。
江边浣纱伴,
黄金扼双腕。
倏忽不相期,
思倾赵飞燕。
妾家基业薄,
空有如花面。
嫁尽绿窗人,
独自盘金线。

 友情连接
绝妙好词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诗词常识

现当代• 佚名
  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有些词,一读就知道这是从七绝或七律脱胎出来的。例如《浣溪沙》四十二字,就是六个律句组成的,很象一首不粘的七律,减去第三、七两句。这词的后阕开头用对仗,就象律诗颈联用对仗一样。《菩萨蛮》前后阕末句本来用拗句((仄)平平仄平),但是后代词人许多人都用了律句,以致万树《词律》不能不在第三字注云“可仄”。如果前后阕末句都用了律句,那么,整首《菩萨蛮》都的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组成的了。不过要注意一点:词句常常是不粘不对的。象《菩萨蛮》开头两句虽然都是律句,但它们的平仄不是对立的。
  不但五字句、七字句多数是律句,连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等,也多数是律句。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三字句。——三字句是用七言律句或五言律句的三字尾。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如“须晴日”,平仄仄如“俱往矣”,仄平平如“照无眠”。两个三字律句用在一起如“青箬笠,绿蓑衣”。
  四字句。——四字句是用七言律句的上四字。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如“天高云淡”,(仄)仄平平如“怒发冲冠”。两个四字律句用在一起如“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如果先平脚,后仄脚,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六字句。——六字句是四字句的扩展,我们把平起变为仄起,仄起变为平起,就扩展成为六字句。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如“我欲乘风归去”,(平)平(仄)仄平平如“红旗漫卷西风”。两个六字律句用在一起如“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八字句。——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如果第三字用仄声,则第五字往往用平声;如果第三字用平声,则第五字往往用仄声。下五字,一般都用律句。第三字用仄声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第三字用平声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九字句。——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六下三,或上四下五。一般都用两个律句组合而成,至少下六字或下五字是律句。如“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十一字句①。——十一字句往往是上四下七,或上六下五。下五字往往是律句。如“不应有恨、何是偏向别是圆”。又如“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
  词中还有二字句、一字句、一字豆②。现在再分别加以叙述。
  二字句。——二字句一般是平仄(第一字平声,第二字仄声),而且往往是叠句。如“山下,山下”。又如王建《调笑令》,“团扇,团扇。……弦管,弦管”。个别词牌也用平平,如辛弃疾《南乡子》:“千古兴亡事,悠悠!……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一字句。——一字句很少见。只有十六字令的第一句是一字句。
  一字豆。——一字豆是词的特点之一。懂得一字豆,才不至于误解词的平仄。有些五字句,实际上是上一下四。例如“望长城内外”,望字是一字豆,“长城内外”是四字律句。这样,“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和“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就成为整齐的对仗。
  特种律。——特种律句主要指的是比较特别的仄脚四字句和六字句。仄脚四字律句是“(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平平仄”(第三字必平);仄脚六字律句是“(仄)仄(平)平(仄)仄”,但是特种律句则是“(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忆秦娥》前后阕末句,依《词律》就该是特种律句。其实,前后阕倒数第二句也常常用特种律句。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如梦令》的六字句也常用特种律句。如“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直指武夷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又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上宫阕”),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总之,从律句去了解词的平仄,十之八九的问题都解决了③。
【注释】
①十字句罕见,不计论。
②豆,就是豆号的豆。句中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不须点断,只须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就是了。
③关于词的平仄,还有许多讲究。如有些地方该用去声,有的地方该用上声,又有人以为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这只是技巧的事或变通的办法,不必认为格律,所以略而不讲。
 
【评论】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4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