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4月4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69547205 位 访客。现在共有 234 在线 |
总流量为: 74031416 页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白居易 |
|
|
|
日暮天地冷, 雨霁山河清。 长风从西来, 草木凝秋声。 已感岁倏忽, 复伤物凋零。 孰能不憯凄, 天时牵人情。 借问空门子, 何法易修行。 使我忘得心, 不教烦恼生。
|
|
|
|
|
|
|
|
|
洛阳女儿行 |
唐五代 王维 |
|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
|
|
【注释】
越女: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原为浣纱女。 浣:洗。 罗帏:丝织的帘帐。 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 宝扇:用来遮蔽的扇状仪仗。 九华帐:色彩鲜艳的罗帐。 以上两句:取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语。 才可:恰可。 良人:古代妻子对夫的尊称。 勒:马衔的嚼口。 骢马: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脍鲤鱼:鲤鱼片。 狂夫:古代妻自称其夫的谦词。 剧:戏弄,轻视。 季伦:西晋富豪石崇字季伦,以骄奢著称。 理曲:练习曲子。 熏香:用香料熏衣服。 碧玉:梁汝南王侍妾名,这里指洛阳女儿。 珊瑚:石崇曾以拥有珊瑚树的多少与人斗富。 九微:一种古灯。 片片:指灯花。 花琐: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两句写通宵欢娱,直到天亮才灭灯火。 赵李家:泛指贵戚之家。
|
| 【评析】 | 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娇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的骄奢放荡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往尽是贵戚。结句以西施出身寒微、虽美而无人怜爱作为反衬,抒发作者的感慨,也隐含诗人对贤者不遇的寄托。诗极力铺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和空虚无聊,夫婿行为的骄奢放荡,揭露讽刺了腐朽的上层社会,寓意深远。
本诗是诗人十六岁时的作品。诗中的“女儿”似是一小家碧玉而骤名成为贵妇人,但她的生活并不幸福,除了陪丈夫玩乐之外,就只余下“妆成只是熏香坐”的空虚。和浣纱的越女究竟谁可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迥然不同的理解。诗的主旨是讽喻的,但也透出怜惜之情。 | | 【白话译文】 | 洛阳女儿在对门居住,芳龄恰十五有余。丈夫跨着玉勒雕鞍的骏马,侍女用金盆献上鲜美的鲤鱼。相连的画阁、相望的朱楼,垂檐尽是一行行红桃绿柳。罗帏密密围护,送她到七香车上;宝扇频频遮面,迎她回到九华帐内。富贵的丈夫正当青春,意气骄奢胜过石季伦;爱怜地手把手教她歌舞,珍异珊瑚随意赠人也毫不吝惜。春日天亮才吹灭灯火,散落的灯花,片片飞洒在雕花窗上。嬉游整日,哪有空闲习歌练曲;梳妆完毕,只是娇慵地独坐薰香。城中相识都是豪富贵戚,日夜来往于显赫之家。谁怜惜那美丽的西施,贫贱时她曾经在江头浣纱。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