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9月16日,Tue |
你是本站 第 74707846 位 访客。现在共有 289 在线 |
总流量为: 80283779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郑文宝(953—1013年),字仲贤,宁化县水茜乡郑家坊人。生于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宋太平兴国八年登进士,一生从政,历官修武主薄、大理评事、颖洲通判、陕西转运使、河东转运使和工部、刑部、兵部员外郎等职,政绩卓著,堪称一代名吏。其善书小篆,用笔圆转,骨气丰匀,结构庄重匀称,笔画粗细划一,充分体现了李斯秦篆的特点。留世有《峄山碑》(复刻本),是书法珍品,也为后人研究《峄山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贯休 |
|
|
|
便便书腹德无邻, 健笔从知又入闽。 鹦鹉才须归紫禁, 真珠履不称清贫。 武夷山夹仙霞薄, 螺女潭通海树春。 从此应多好消息, 莫忘江上一闲人。
|
|
|
|
|
|
|
|
|
寻陆鸿渐不遇 |
唐五代 僧皎然 |
|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
|
|
【注释】
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报道:回答说。 扣门:叩门,敲门。 西家:指西面的邻家。 移家:迁家定居。 带:近。 郭:外城。 桑麻:农作物的代称。 近:近时。 著花:开花。
|
| 【评析】 | 诗是写诗人访寻友人陆鸿渐不遇,大有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感慨。全诗紧扣题目,前四句写“寻”,后四句写“不遇”。虽寻人不遇,但通过环境景物的衬托,主人高人逸士的形象呼之欲出。全诗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虽不讲究对仗,其音调却合诗律,仍然算作律诗。
看来这首诗写的是陆羽隐居之地的景,以及寻他不遇的过程,实际是咏人,将陆羽疏放不俗的生性刻画入微。全诗清空如话,别有隽味。 | | 【白话译文】 | 移家迁居虽是靠近城郭,但沿着野外小径,直走到桑麻丛中才见到。东篱下新近栽种的黄菊,时已秋深还未开花。扣柴扉听不见门庭犬吠,想离去再问问西面邻家。邻人相告说主人又到山中去了,等到归来往往已是日头西斜。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