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3月21日,Fri |
你是本站 第 69165008 位 访客。现在共有 219 在线 |
总流量为: 73610547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曹雪芹,生辰不详,死于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公元1763年2月12日),亦有说死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公元1764年2月1日)。名霑,字芹圃,号雪芹,又号芹溪。曹家世代显赫,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任江南江宁织造,其妻孙氏为康熙小时之奶母,身份是包衣,也就是皇家的奴隶,归属正白旗。
《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所写,后八十回由高鹗续写。《红楼梦》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以抄本的形式流传,因此版本很多,现在的版本一般都是以书商程伟元所修订的程甲本或程乙本为模本。
《红楼梦》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世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崇高的地位。世界各地都有“红学会”(红楼梦研究学会),这在世界文坛上是不多见的,唯有英国的沙士比亚和中国的《红楼梦》有此殊荣,但沙士比亚有100多部作品,而《红楼梦》只有一部。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一本巨著。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宋.胡仲弓 |
|
|
|
九日山头两径深, 不同出处却同心。 唤回浮世梦中梦, 来向先生吟处吟。 别驾堂空遗影在, 隐君亭破野藤侵。 古今陈迹休深问, 且把寒泉当酒斟。
|
|
|
|
|
|
|
|
|
月下独酌其一 |
唐五代 李白 |
|
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
|
【注释】
三人:指诗人自己、明月和诗人的影子。 解:懂。 徒:空。 月徘徊:明月随着我移动。 影零乱:身影因起舞而纷乱。 无情:忘却世情。 相期:相约。 邈:遥远。 云汉:天河。 将:偕,和。 交欢:一起欢乐。 独酌:一个人饮酒。
|
| 【评析】 | 原诗共四首,此选其一。全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了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番复杂感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无人可与之共语的孤独之情,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脱口而出,纯乎天籁,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反面看却仍有凄凉之感。
从放浪的形骸和奇妙的联想中,可窥见诗人浪漫率真的个性和寂寞的心情。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 | 【白话译文】 | 我在花丛中备下一壶好酒,独自酌饮没有一个知音。举杯邀请明月同我共饮,对着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就有了三个人。月亮本来不会饮酒,影子也不过枉然跟随在身前身后。暂且以明月和影子相伴,借这美景及时欢乐。我高歌,月儿为我徘徊倾听;我起舞,影儿与我翩翩作伴。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后各自离散东西。但愿能忘却俗世,永远尽情漫游,相约重逢在遥远的银河。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