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5年10月18日,Sat
 你是本站
第 75713743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558 在线
 总流量为: 81451925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初为河西节度掌书记,拜起居舍人。历礼部郎中,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并掌纶诰。衮长于除书,炎善于德音,时称"常杨"。进吏部侍郎,坐附元载,贬道州司马。德宗即位,崔祐甫荐其文学器用,上亦自闻其名,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贬崖州司马。炎初奏请内府租赋仍归左藏库,及定两税法,颇有嘉声。专政后,惟务报雠构害,意为爱憎,卒至赐死。集十卷。今存诗二首。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王昌龄
自从别京华,
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
万里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
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
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
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
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
渔泽屡栖泊。
独行备艰难,
孰辞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
时俗何浮薄。
理道须任贤,
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奇才,
逸气包謇谔。
隐轸经济策,
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
风期无宿诺。
飘飖劳州县,
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
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深,
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
天道岂辽廓。
不然买山田,
一身与耕凿。

 友情连接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望天门山

唐五代•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形如门户,故称“天门”。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可能是出蜀漫游时的作品。这首七绝,意境开阔,层次清晰,形象生动。
天门山,指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东岸的博望山和西岸的梁山,两山夹江相对如门,故名。诗写长江流经天门山的奇特景象,视野阔大,气势雄浑,构景新奇,余味深永。
 
  这首诗描写对象是“天门山”,着重从诗人“望”中写出。诗人纵目远眺,只见天门山就像是从中间断裂开来一样分立长江两岸,浩浩荡荡的长江之水从中奔腾而过,山分两边似乎是由江水冲撞而开。这一方面描绘出天门山在长江两岸峭壁对峙的险要地势,另一方面也显示出长江之水的猛烈气势和巨大力量。然而,天门山毕竟崇峦叠嶂,江水至此也不得不改变流向而激荡回旋。这样就把山和水联系起来描写,使山和水形成一个画面的整体,山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山,山因水而分劈两半,水因山而回荡改向。因而,山和水在此成为了一种互补关系,互相构成对对方的渲染和衬托。在此基础上,后两句则以动态的视野进一步描写山水之势。诗人正在舟行之中,随着轻舟前行,绵亘逶迤的山势不断展现出新姿,长江两岸的山峦一个接一个地争相涌出,如同天门之中迎接诗人的仙侣一般,给人以奇特的感受。而极目远望,水天相接之处,旭日刚刚升起,一片白帆时隐时现,引人以无穷的遐想。两岸青山相对而出,可见天门山山势之连绵不绝,孤帆一片徐徐移动,可见长江水势之浩瀚浑茫。诗中的写景,既抓住天门山的特点作逼真的描绘,又紧紧结合水流的动势作动态的渲染,由青山、碧水、白帆、红日的整体构图,形成五彩缤纷的色调,而青山对峙、江水奔流、白帆飘动、红日东升,更显示出雄阔的意境和磅礴的气势。
 
【评论】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5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