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
|
|
| 2025年10月26日,Sun |
你是本站 第 75950419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354 在线 |
| 总流量为: 81779944 页 |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彭晓(?~954)为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本姓程,字秀川,号真一子,西蜀永康人。少好修炼,与击竹子何五云善。五代后蜀时,明经登第,迁金堂令。据传遇异人得丹诀,修炼于县内飞鹤山,自称"昌利化(二十四治之一)飞鹤山真一子"。常以篆符为人治病,号铁扇符。能长啸,为鸾凤声。蜀主孟昶屡召,问以长生久视之道,晓曰:"以仁义治国,名如尧舜,万古不死,长生之道也。"①昶善其言,以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赐紫金鱼袋。 彭晓倡导性、命双修,在修炼养生、阐发内丹(他称为"金液还丹"、"真一之道")思想方面有引人注目之处。他认为人可以修炼成仙,年寿无限,提出了建立在阴阳理论基础上的"仙道"、"鬼道"学说。认为生成万物的乾坤之气,有阴有阳,有清有浊。清阳者主生,积之者成神仙;浊阴者主死,积之者成散鬼。而人通过修炼还丹,以天地无涯之元气,续个人有限之形躯,使自身成为纯阳真精之形,就可以与天地同寿,长生不死,即身成仙。他要求修炼志士,"又须彻声色,去嗜欲,弃名利,投灵山,绝常交,结仙友,隐密漕溪,昼夜无怠,方可期望"。②彭晓的修炼成仙思想,顺应了唐末五代道教方术由外丹转向内丹的历史趋势,而又继续坚持被世人怀疑和诘难的长生不死、即身成仙说,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发挥《参同契》原理解说内丹修炼思想,对后世道教有一定影响。 今存其炼丹著作有《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该书分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为上中下三卷共九十章而加以注释;《鼎器歌》一篇:复为图八环,以解《参同契》,谓之《明镜图诀》,均收入《正统道藏》。另撰《还丹内象金钥匙火龙水虎论》,《云笈七 》卷七十有节录其《黑铅水虎论》《红铅火龙论》两部分;皆为研究彭晓内丹修炼思想之重要资料。
|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晁采 |
|
|
|
思君远别妾心愁, 踏翠江边送画舟。 欲待相看迟此别, 只忧红日向西流。
|
|
|
|
|
|
|
|
|
|
酬卢秘书二十韵 |
| 唐五代 白居易 |
|
谬历文场选,惭非翰苑才。 云霄高暂致,毛羽弱先摧。 识分忘轩冕,知归返草莱。 杜陵书积蠹,丰狱剑生苔。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 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凤诏容徐起,鹓行许重陪。 衰颜虽拂拭,蹇步尚低徊。 睡少钟偏警,行迟漏苦摧。 风霜趁朝去,泥雪拜陵回。 上感君犹念,傍惭友或推。 石顽镌费匠,女丑嫁劳媒。 倏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 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 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 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 笔尽铅黄点,诗成锦绣堆。 尝思豁云雾,忽喜访尘埃。 心为论文合,眉因劝善开。 不胜珍重意,满袖写琼瑰。 |
|
|
|
|
| |
| 【评论】 |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