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4年11月21日,Thu
 你是本站
第 65652374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897 在线
 总流量为: 70031648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赵惠宗,硖州人,通晓法箓。天宝末,忽积薪自焚,坐火中,诵度人经。火既烬,其下草犹绿。得遗简,有诗二首。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张瑛
征人去年戍边水,
夜得边书字盈纸。
挥刀就烛裁红绮,
结作同心答千里。
君寄边书书莫绝,
妾答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不心离,
离字频看字愁灭。
结成一衣和泪封,
封书只在怀袖中。
莫如书故字难久,
愿学同心长可同。

 友情连接
绝妙好词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渡荆门送别

唐五代•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江:长江。
大荒:广阔的原野。
远:远自。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北,长江南面。战国时楚蜀交界处。
从:向。
楚国:荆门以东古属楚地。
海楼:海市蜃楼。海上因空气变化,光线折射,空中变幻出象城楼街景似的景象。
仍:频频。
故乡水:指流自蜀地的长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在描绘山水,壮阔雄奇的景象使诗人兴奋不已,充满了豪情和朝气,然而乍离家乡远游,难免产生恋恋之情,“送别”之意犹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为咏长江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是李白离蜀东下时所作,描写了诗人乘舟自蜀中出荆门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
 
开篇点明自己出游路径,诗人来自遥远的蜀地,远在“荆门”之外,“楚国”则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荆门山正是蜀、楚交界之处,出“荆门”便意味着离蜀入楚了,诗人在蜀地生活了二十多年,一旦身临去蜀入楚的交界处,自然感慨万端,因此,这开篇两句既点明题意,也是内心感受的自然表露。中间四句描写出荆门时所见景象。蜀中多山,向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说,楚多平原,向以广袤开阔而著称,诗人出蜀入楚,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丛山峻岭顿时消失,而浩瀚的长江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滔滔奔流,境象开阔,令人心旷而神怡。诗人乘一叶轻舟顺江东下,疾速如飞,天色傍晚,回首西望,一轮月魄沉山,犹如天上明镜西飞,江上水汽蒸腾,在晚霞的映照中五彩缤纷,犹如海市蜃楼一般。如此景象,真是既浩阔又神奇,这神奇的境界,当然令人陶醉,但诗人毕竟是初次离乡背井,仗剑出游,因而对家乡的眷恋仍时时萦绕于胸。结句即写出这种感受,家乡的江水载着轻舟,将自己送到荆门,因此,当此即将离别蜀地之时,诗人油然而生对江水的爱怜和感激,衬托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将纪行、写景、抒怀融为一体,绘景开阔,造语奇丽,且将原本是格律精严的律体写得气势动荡,活泼生动,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也表现出诗人豪迈不羁的个性气质。
 
【白话译文】
我出蜀远渡荆门外,到那古时的楚国游览。高山渐渐隐去,平野舒展开来。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我还是爱故乡的江水,迢迢万里,伴送着游子的行舟。
 
【评论】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4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