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首页 
  用户  密码   诗人   朝代   诗词   留言本   注册 
 欢迎光临  
 2025年10月18日,Sat
 你是本站
第 75713743 位
 访客。现在共有 1559 在线
 总流量为: 81451961 页

 诗词查询
 朝代
 
 作者
 
 诗词
 

 每日一作者简介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初为河西节度掌书记,拜起居舍人。历礼部郎中,迁中书舍人,与常衮并掌纶诰。衮长于除书,炎善于德音,时称"常杨"。进吏部侍郎,坐附元载,贬道州司马。德宗即位,崔祐甫荐其文学器用,上亦自闻其名,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贬崖州司马。炎初奏请内府租赋仍归左藏库,及定两税法,颇有嘉声。专政后,惟务报雠构害,意为爱憎,卒至赐死。集十卷。今存诗二首。

 每日一诗词
唐五代.王昌龄
自从别京华,
我心乃萧索。
十年守章句,
万里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
茫茫见沙漠。
倚剑对风尘,
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
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
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
渔泽屡栖泊。
独行备艰难,
孰辞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
时俗何浮薄。
理道须任贤,
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奇才,
逸气包謇谔。
隐轸经济策,
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
风期无宿诺。
飘飖劳州县,
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
西顾弥虢略。
淇水徒自深,
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
天道岂辽廓。
不然买山田,
一身与耕凿。

 友情连接
V & L Canada
Power Javascript

登金陵凤凰台

唐五代•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中而建。
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
晋代:东晋也建都于金陵。
衣冠:指王公贵族。
三山:在今江宁县西南,江滨有三峰并峙。
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
白鹭洲:在南京市西南江中,当即今江心洲。
浮云蔽日:喻奸臣当道,障蔽贤良。
 
【评析】
李白的这首诗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喻着伤时的感慨。金陵为六朝古都,这里曾上演一幕幕兴亡的悲喜剧,如今六朝繁华灰飞烟灭,一去不返。诗人以深沉而严肃的历史眼光审视六朝盛衰,总结历史教训,抒发一种难以排遣的忧国之愁。诗人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之景与个人之情完美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颈联、尾联气势磅礴,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构思巧妙,佳句天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是作者天宝年间,因被排挤而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作。在写法上有意仿效崔颢的《黄鹤楼》。比较而言,有的说未分胜负,有的说气魄略逊。但此诗自然奇巧,并表现了政治上非常失意的心情。

凤凰台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南隅,相传南朝宋元嘉年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时人谓之凤凰,于是筑台于山上。李白作此诗时已遭赐金放还,因有感而发。首联点题,并以“凤去台空”逗出怅然若失意绪。颔联承此,直抒怀古之情,以六代兴废,既切合地点,又能暗忧时政。颈联写景,描绘出凤凰台上独特的视角感受。尾联即由高远视线引出远望长安的心态,而浮云蔽日已明确由写景过渡到忧事,“使人愁”三字收束全诗,点明主旨。
 
【白话译文】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游走。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汩汩自西向东流。野花杂草埋幽径,那原是吴国旧宫。晋代多少名门望族,今已成荒冢古丘。三山悠远,如落青天外,江水中分,绕过白鹭洲。总有奸臣来当道,犹如浮云遮白日。长安悠远我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评论】
hanweiqing (12/9/2009 5:39:57 PM, IP:222.x.x.104)
是妄断肠时 “妄”字打错了 应读为 “妾”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返回
 
 
© Copyright 2001-2025 rdliu.com 诗词意, CANADA.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 Powered By PowerJS Software Ltd, [ 0 s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