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4年11月21日,Thu |
你是本站 第 65669753 位 访客。现在共有 4777 在线 |
总流量为: 70063247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刘致(?~1335至1338间) 元代散曲作家。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中阳)人。父彦文,仕为郴州录事、广州怀集令。刘致在流寓长沙期间,以其文章清拔宏丽见遇于姚燧,因姚燧荐为湖南宪府吏,后任永新州判、河南行省掾、翰林待制、浙江行省都事等职。晚年贫,卒无以葬,由王真人(眉叟)收葬于德清。所著散曲见存于《阳春白雪》、《太平乐府》、《乐府群玉》等集中。
元代著名套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后套,《阳春白雪》后集署为刘时中作,但历来对于作者有不同看法,一说为石州之刘时中,另一说为古洪(今江西南昌)刘时中。古洪刘时中见录于《录鬼簿续编》,生平未详,时代应较石州刘致为晚。也还有人以为古洪刘时中即石州刘时中。
《上高监司》是元代散曲重要作品。前套反映了至正年间江西大旱灾的情况,真实地描写了饥民吃野菜树皮,死者填街委巷,以及儿女离散,乳哺儿被抛入长江的惨痛景象。作品还写出,当时不仅有天灾,还有人祸。殷实户、私牙子勾结官吏,趁灾情盘剥人民,利用"义仓"中饱私囊,加重了灾难。后套陈述了元代钞法的积弊,以及吏役、□商沆瀣一气,藏□弄滑的状况,建议整顿钞法。这两首套曲比较真实、深刻地揭示了元代政治经济制度的腐朽黑暗。这类作品在元代散曲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具有重要地位。但作者对高监司有过多的溢美之词,后套对农民起义采取了不正确的态度,是此作品之疵瑕。
在艺术上,这两首套曲语言朴素平实,描写也较细致,不过有时失之于粗疏。由于内容的需要,套曲打破了散曲的篇幅限制,并且开拓了散曲的题材范围。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北宋.苏轼 |
|
|
|
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 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 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 尽日无人, 谁见金丝弄晴画? 断肠是飞絮时, 绿叶成阴, 无个事, 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
|
|
|
|
|
|
|
|
哭吕衡州六首 |
唐五代 元稹 |
|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 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 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馀。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 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雕鹗生难敌,沉檀死更香。 儿童喧巷市,羸老哭碑堂。 雁起沙汀暗,云连海气黄。 祝融峰上月,几照北人丧。回雁峰前雁,春回尽却回。 联行四人去,同葬一人来。 铙吹临江返,城池隔雾开。 满船深夜哭,风棹楚猿哀。杜预春秋癖,扬雄著述精。 在时兼不语,终古定归名。 耒水波文细,湘江竹叶轻。 平生思风月,潜寐若为情。 |
|
|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