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
2025年9月2日,Tue |
你是本站 第 74308821 位 访客。现在共有 313 在线 |
总流量为: 79618838 页 |
|
|
每日一作者简介 |
|
|
|
|
|
|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进士。曾任地方官和国史编修官。在党争中,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罪名被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 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 有《山谷集》,自选其诗文名《山谷精华录》,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即《山谷词》)。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书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及《廉颇蔺相如传》等。
|
|
|
|
每日一诗词 |
|
|
|
|
|
|
唐五代.元孚 |
|
|
|
朱丝写别鹤泠泠, 诗满红笺月满庭。 莫学楚狂隳姓字, 知音还有子期听。
|
|
|
|
|
|
|
|
|
山石 |
唐五代 韩愈 |
|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
|
|
【注释】
荦确:险峻不平的样子。 微:细,窄。 升堂:登上殿堂或厅堂。 新雨足:刚下过一场透雨。 支子:植物名,即栀子花。春夏开白花,极香。 出入高下:指在山谷里,出出进进时上时下。 霏:指雨雪或烟云很盛、很密的样子。 铺床拂席:指寺僧为客准备床铺。 粝:粗米。 枥:即栎树,一种乔木。 十围:形容松栎的粗大,合抱谓之一围。 局促:受拘束,不自在。 为人:受人羁绊。 鞿:马缰绳。 党:指同行者。 二三子:泛指复数,几个人。
|
| 【评析】 | 诗题为《山石》,但并非咏山石,而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诗人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见、所闻、所思。记叙时由黄昏而深夜至天明,层次分明,摹写逼真,情景如见,环环相扣,前后照应,耐人寻味,堪称大家手笔。“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以言论抒怀作结,是全文主旨。全诗气势遒劲,清峻浑雄,风格壮美,屡为后人所称道。
这首诗用素描的手法有次序地写从雨后的黄昏到山寺漫游至第二天早晨的情景,具象地写出了山中和寺中所见到的景物,语言朴素自然。结尾处的深深感慨倾泻了宦途失意的痛苦。 | | 【白话译文】 | 在险峻的岩峦中,道路更加狭窄,黄昏才到达山寺,暮色中只见蝙蝠乱飞。登上佛堂,歇坐在雨水新洗过的台阶上,看那庭前景物,芭蕉叶大、栀子花肥。僧人夸耀庙堂里壁画精美,拿来灯火一照,壁上的的佛像只现出模糊的影迹;铺床拂席,又端来了晚饭,素菜粗粮也足够我们充饥。更深夜静,就寝时四壁虫声已歇,月亮才从岭头升起,清光照进窗扉。黎明即起独游深山,却辨不清道路,高高低低绕来转去,赏尽了烟霏。烂漫的山花映衬着澄碧的涧水,随时可见粗大的古松野栎。赤着双脚,踏在那清流涧石上,水声潺潺,山风吹得我衣袂翩翩。人生如此,大可自得其乐,何必去受人驱使,局促难安?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呵,如何能够此间终老,不再回还! |
|
【评论】 | 加入你的评论,请先登录。如果没有帐号, 按这里去注册一个新帐号。 |
返回
|
|
|
|